全国口腔连锁医疗机构
NATIONAL DENTAL CHAIN MEDICAL INSTITUTIONS

针对基孔肯雅热病毒传播,市民应做好的防护措施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11:28:00 来源:本站 浏览次数:14
近期,全球多地报告基孔肯雅热疫情,我国部分地区也出现输入性病例。该病毒以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易引发大规模流行的特点。为保障公众健康,各地疾控中心紧急发布防护指南,呼吁市民主动采取防蚊灭蚊措施,筑牢健康防线。
认识基孔肯雅热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叮咬传播。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3至12天,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烧(可达40℃)、剧烈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关节疼痛(尤其是手足小关节)、皮疹及疲劳乏力等。多数患者可在一周内自愈,但部分重症者可能出现慢性关节炎或神经系统并发症。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,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。
高危场景需警惕
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以下场所感染风险较高:
  1. 户外活动区:公园绿地、建筑工地、农田果园等蚊虫密集区域;
  2. 社区环境:楼道杂物堆积处、阳台花盆托盘积水、废旧轮胎存放点;
  3. 医疗机构:急诊科、儿科门诊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;
  4. 特殊时段:清晨、黄昏蚊虫活跃高峰期的户外作业。
科学防护五步法
面对来势汹汹的蚊媒传染病,疾控专家提出“防叮咬、清环境、早处置”三大原则,并推荐以下具体措施:

个人防护篇
  1. 物理屏障: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优先选择带有防蚊功能的面料;婴幼儿可使用蚊帐包裹婴儿车;
  2. 化学驱避:暴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(DEET)、派卡瑞丁或柠檬桉叶油的驱蚊液,注意避开伤口和黏膜;
  3. 行为干预:避免在树荫下乘凉,减少不必要的户外停留时间,运动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。

居家防护篇
  1. 环境整治:每周开展“翻盆倒罐”行动,清除室内外积水容器;水培植物改为土培,花盆托盘保持干燥;
  2. 物理灭杀:安装纱窗纱门,夜间使用电蚊香液或灭蚊灯;宠物饮水盘每日换水;
  3. 重点区域:卫生间地漏定期倒入开水,地下室、车库加强通风排湿。

应急处理篇
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:
  1. 持续高热超过3天不退;
  2. 关节红肿疼痛影响活动;
  3. 伴随意识模糊、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;
  4. 孕妇、婴幼儿、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出现疑似症状。
本文字内容由AI生成,内容仅供参考。
关键词: 佳美口腔 北京